毕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12 09:32 字体:[]

2020以来,市交易中心严格按照市委相关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做好交易服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行,现将2020年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体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 “法治毕节”创建工作。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将 “法治毕节”创建工作纳入中心工作议事日程,定期督查推进。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公开中心服务职能、法律依据、职责权限和服务流程,“互联互通”工作有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升级完善。

二是将法治思维贯穿交易全过程。牢牢把握交易流程重点环节和时间节点,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操作,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超时限交易及时提醒和预警,有效避免违规交易发生。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保密违法违规行为处分建议办法》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全体干部职工入耳入脑,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工作创新以法的法治环境,确保本单位不发生公职人员违法、违法决策、违法行政、违法执行等行为。

四是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进行学习,认真领悟每一个“坚持”的内涵。同时通过户外LED显示屏、户外宣传栏、中心网站等载体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让中心服务对象和全体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学习。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着力实现“一趟都不跑”

毕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需求导向、群众为先的工作原则,用服务前置、全程网办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高效、快捷便民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坚持以法律为导向、以公平为基础、以规范为核心、以效率为抓手、以信息共享为重点、以便捷服务为突破,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建设进程。一是基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企业证照电子化认证,实现CA证书网上办理;二是推广多业务合并申请,通过网上“一表申请”将市场主体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集、后续重复使用并及时更新;三是持续推进电子招标、采购、拍卖系统全面应用,促进进场交易项目公告、报名、投标、公示等交易环节全面实现电子化;四是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对交易时限、交易节点的规定不断优化中心交易流程,以交易规则为牵引,以节点控制为重点精简细化交易流程和操作细则,实行各交易类别统一、标准的流程,实现“0到场”,将项目受理、场地预约、交易证明书起草等服务事项统一集中流转至项目联系人办理,项目从进场到出场,业主、中介、专家等交易各方均可直接通过业务系统、QQ业务群等进行网上办理,整个招投标过程中,除专家必须在现场监督下评审外,其他各方交易主体可以实现完全无需到场即可办结业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期间,毕节中心共计交易项目27宗,除评标专家到场隔离评标外,全部项目无人到场,尤其土地矿权招拍挂项目更是“项目网上跑、现场不见人”,毕节中心疫情期间不见面开标挂牌的实施获得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的报道和省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凯同志批示。毕节中心通过切实实现全程网办,打通横亘在全流程网上交易和服务对象不断泡趟之间的障碍,真正实现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交易全过程,切实省去服务对象“只跑一趟”的麻烦,着力实现服务对象“一趟都不跑”。

(二)依法受理和规范办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申请

一是结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出台的各项新办法、新规定,细化不同类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交易服务流程和技术标准,推动服务流程标准化;二是按照CA办理、接件复核、上网公告、开标、专家抽取等交易环节,分类制定规范标准的工作内容和操作规范,推动服务内容标准化;三是制定信息发布及公开办法,准确、全面、及时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四是加强岗位风险排查,建立廉政防控机制,着力净化招投标环境。截止2020年9月,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972宗,交易额446.596亿元,节约增值4.6390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项目279宗,交易额165.1542亿元,节约资金3.1991亿元;政府采购项目443宗,交易额185.0891亿元,节约资金0.4731亿元;土地矿权交易项目190宗,交易额96.2084亿元,增值资金0.9494亿元;产权交易项目60宗,交易额0.1443亿元,增值资金0.0174亿元。

(三) 有序推进招投标全面电子化

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类别、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并按照考核要求上报相关交易数据,扩大电子招标投标范围,不断拓展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全面实现网上匿名报名、网上获取招标文件、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电子投标和全程电子监控,为服务管理、日常监管、行政监察提供技术保障。目前,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进展顺利,政府采购电子化招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四)规范交易异常情况处理

为促进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切实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依法高效规范运行,中心印发《公共资源交易现场异常情况处理(记录保存办理和报告)办法》,梳理交易项目从受理、组织,再到评审阶段常见的21种异常情况,制定记录、保存、办理和报告异常情况的相关主体和程序规范,变过去的“弹性”约束为“刚性”制度约束,防止突发、多发及有争议异常情况记录、保存、办理和报告的“随意性”和“人情化”,使异常情况办理有章可循,有效促进平台“依法、高效、规范”运行。

(五)网上质疑异议平台平稳运行

建立和不断完善网上质疑异议平台。投标人(采购人)对招标(采购)文件有异议(质疑),可在中心质疑异议平台提出,招标人或采购人的答复也可通过平台晒出来,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平台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截止2020年9月30日,共晒出质疑异议89条,已处理完毕88条,正在处理中的1条。

(六)积极推进学法普法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宪法学法和宣传。坚持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常态化,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业务部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宣讲方案计划,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宪法学习及宣传,将宪法纳入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计划,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宪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带头依法办事。多管齐下开展宪法宣传。二是积极开展民法典的学习和宣传。中心通过中心组学习民法典,通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对民法典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党务公开、政策法规公示、政务信息公开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宣传民法典内容,全力营造依法治理、崇德向善、文明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抓好“七五”普法工作。中心按照“七五”普法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内容广泛,包含有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产权交易等。国家还未出台一部关于涉及多类别的交易平台电子化的法律法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2013年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八部委第 20 号令发布《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相关要求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在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交易中心在推行所有交易类别实行全程电子化交易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流程、法律、法规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职能职责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

(二)做好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交易流程和规则,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提升职工素质,确保双流公共资源交易真正做到阳光透明。

(三)完善电子交易平台。在省交易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电子交易平台,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毕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