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高新区位于毕节主城区东部,距离主城区18公里,距离大方县城区23公里。是2012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2月,毕节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把原金海湖新区(毕节高新区)和七星关经济开发区整合为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中共毕节市委、毕节市人民政府正县级派出机构。辖区面积13.103平方公里,已建成标准厂房197万平方米,现有园区企业310家,其中:规上企业101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有“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等8个省级示范平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各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各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15家。
毕节高新区围绕省委“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市委“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和“1+6+1”工作措施,按照“一个产业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行业领军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工作思路,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重点抓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制品等“三新两品”产业,统筹抓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光电电子等产业,依托七星关地理优势,推动酱酒产业发展壮大,探索“能源+储能”融合,全力推进水、电、风、光等储能综合开发利用,力争在“十四五”期末成功申创为国家级高新区。
毕节高新区是毕节市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区域、是贵州连接川南滇北的桥头堡和着力打造贵阳、遵义、毕节“金三角”的重要节点。园区距离毕节飞雄机场7公里、毕节高铁站10公里、毕节东货运站10公里,紧邻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是黔西北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高铁客运站、铁路货运站和内陆港物流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内工业园区道路已四通八达,对外实现了1小时融入黔中经济圈、2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5小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带动高新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